在本期百家宴中,我们有幸采访到王长华老师。
对王老师的采访中,我们从王老师身上深深感受到,“与人为善,与己为善”的道理和这个道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所能带来的非凡贡献。同王老师的访谈中,我们既能学习到从小书本中所教育的道理,也能感知到书本所无法带来的感受力和影响力。古话说的好:“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”,听王老师讲述自己的人生,比读许多本书所学到的还要多。
目录 一、王老师人物经历 二、好人好事好领导--王老师 三、善待身边所有人的王老师 四、王老师对新恒的寄语
温馨提示 本篇文章字数约1800字,阅读时间约6-8分钟。
一 王老师人物经历
虽然王老师对自己人生的总结是:“我的人生经历很简单”,但我们却觉得:“王老师的人生不平凡!” 王老师全名王长华。 王老师从小是母亲一手带大的,在20岁的时候,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,光荣入伍,加入东海舰队,成为了一名海军。在参军期间,王老师由于个人能力的突出,被晋升为炊事班班长,并参与我国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。 王老师兴趣广泛,尤其喜欢打球,如篮球、乒乓球等,在部队期间,他一有时间,就打球,这也造就了王老师强于常人的身体素质。 直到24岁,由于王老师的母亲,身体不好的原因,家中的哥哥又因为上大学没有时间,王老师便光荣退伍。 在家照顾母亲的同时,王老师进入位于浦东大道的海军4805工厂上班。 在上班期间,王老师工作能力突出,表现一直十分优异。这也为他之后,成为另外一家公司的厂长打下了基础。 王老师54岁的时候,受邀成为澳门卷帘门有限公司旗下卷帘门厂的厂长,刚到卷帘门厂,王老师就凭借着丰富的经验,为厂里解决了许多困而未解的难题,帮助卷帘门厂的稳定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 在厂期间,王老师事无巨细、亲力亲为,深入基层,充分了解底层员工的状况和需求,并为员工解决问题,谋取福利,一直深受员工爱戴。 后来,因为王老师的夫人生病,需要王老师陪同身边照顾。在厂方再三挽留下,王老师在多留了两个多月后,还是离开了卷帘门厂,回家照顾生病的夫人。 在走的时候,厂房领导对王老师说:“厂长的位置,永远留给你,随时欢迎你回来!”
二 好人好事好领导--王老师
王老师从卷帘门厂走的时候,厂里的所有员工都很不舍,几乎每个人都流泪送别王老师。 王老师如此受员工爱戴,离不开他善良的品德和乐助的为人。 刚到卷帘门厂任厂长的时候,王老师便深入基层调研,在了解基层员工的需求问题后,便带领大家一起解决问题。 如员工饮食问题的解决,王老师带领员工一起开挖河坝,养鸡鸭鱼猪,充分利用厂里的资源,建立自有的生态农业。让饮食得到自给自足的同时,还将剩余的农业产品卖出去挣钱,为厂里增添附加效益。 王老师说:“当领导对职工不好的时候,厂里的效益是上不去的。” 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,王老师便提上礼品,一家一户的拜访每一个员工,并问候员工是否有生活困难等问题,并帮助解决。员工家里有婚丧嫁娶等时,要请假回家,王厂长便考虑到员工请假会扣工资的问题,便不扣员工的钱,让员工找时间加会儿班,意思下就行了,并还让自己的司机送员工回家。 王老师每次深入基层时,都会和员工互发香烟,考虑到员工发的香烟可能没有那么好,怕员工心里不好意思,便每每将员工发的每只香烟抽完,且抽到烟屁股头,深切的照顾到员工的心里。 有王老师这样好的公司领导,员工们也丝毫没有辜负王老师。王老师任厂长的工厂,员工大约只有100人左右,便将业绩干到1600多万,而同时间,另一家厂3000人,业绩却只有1300多万。 在德国专家来厂里拜访的时候,看到厂里一尘不染、规规整整的环境,都夸王厂长领导有方,还邀请王厂长赴德国指导。 王老师优秀的为人处世,也赢得他人的报答,在王老师赴德国前,正值厂里分配房子之际,考虑到员工的需求,王老师没有要求分配房子,而是选择让利给员工。后来从德国回来,王老师看到一栋赠予给他的四层楼房子,这是优秀的为人处世下,所得到的报答。
三 善待身边所有人的王老师
职工们都说:“我们的父母都没有王厂长对我们那么好!” 每次有职工家结婚,王厂长一到,便放炮欢迎。 从王老师的经历中,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一生都与人为善,不管是对家人,还是对员工,王老师都十分负责,并事必躬亲。 像王老师这样的人,正是社会所需要和缺少的,可以想象,如果每一个人都像王老师这样,那么这个世界一定十分美好。 正如新恒集团所倡导的“向上·向善·向好!” 四 王老师对新恒的寄语
在采访的最后,我们问王老师有没有对新恒的感受、分享和祝福,王老师说:“感谢新恒人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,相信新恒员工那么好的工作态度,也一定离不开新恒的好领导。”
版权所有:新恒集团(版权内容后台编辑) 沪ICP备2022020546号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